考古发掘50年 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库初步形成
所属分类:文艺娱乐 阅读次数:1993 发布时间:2024-08-23

原标题:新华鲜报丨考古发掘50年 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库初步形成
新华社长沙8月23日电(记者张格、刘芳洲)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年,再次引起世界关注。在此前摸清“家底”总量超2.6万件的基础上,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库已初步形成。
50年前,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,宛若架设一条时光隧道,通往2000多年前的西汉。50年后,一系列研究成果接连发布,揭开许多未解之谜。
目前,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库已完成948件马王堆藏品的高清数字化采集,包含7779张图片和285件三维模型。
未来一年,将完成包括残片在内的100%数字化采集,形成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图谱。
游客在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厅参观。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
50年来,投身马王堆汉墓研究的专家学者多达4000余人。“沉睡”的瑰宝焕发新韵,让西汉社会图景“鲜活”起来。
湖南博物院构建了一套古尸保存环境模拟体系,让2000余年的“辛追夫人”遗体得到有效保护;
已基本完成简牍、漆木器的脱水保护和修复,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在有条不紊进行中;
一批马王堆简帛与纺织品文物得到全面整理、解读,大量未曾公开发表的文物高清图片、文物立体显微镜照等发布,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珍贵资料。
游客在湖南博物院博物馆公园体验文创产品。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
目前,参观马王堆汉墓文物人数累计突破1亿人次,近年来年均参观人次400余万。
从仅3000余平方米的文物库房兼陈列室,到如今约9.1万平方米的湖南博物院;从遥不可及的文物藏品,到博物馆公园里融入日常生活的汉服、汉宴、汉乐、汉礼;从静态图像,到指尖上的三维文物、融合CG特效的纪录片……中华民族文化瑰宝,正更深融入现代生活,绽放新的光彩。
下一步,加强抢救性、系统性和原真性保护,强化技术支持与文化创意等一系列方案,将继续见证精彩。
在世代传承中见证,在历久弥新中孕育。
马王堆汉墓与敦煌、殷墟、三星堆等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样,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,构筑起文化自信的精神家园。
策划:陈芳
记者:张格、刘芳洲
新华社国内部出品
点赞
收藏关注
文艺娱乐推荐
-
沉浸式文旅:让游客不再走马观花
来源:科技日报原标题:沉浸式文旅:让游客不再走马观花刚刚过去...
2024-09-11 -
考古发掘50年 秦兵马俑持续揭示中华文明密码
来源:新华网原标题:考古发掘50年 秦兵马俑持续揭示中华文明...
2024-09-10 -
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生机活力
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标题: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一批历史文化街...
2024-09-10 -
中国队残奥会94金76银50铜 连续6届残奥金牌榜奖牌榜第一
来源:央视新闻 巴黎残奥会,中国代表团收获94金76银50...
2024-09-09 -
北师大将电影美育思政课送到中西部学校 “电影下乡”让孩子们更加自信
来源:中国青年报原标题:“电影下乡”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在广...
2024-09-09 -
网络广告更加“清爽”了
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标题:网络广告更加“清爽”了(“融”观...
2024-09-09
相关推荐
-
乌克兰总统签署法令 免除奥列修克的空军司令职务
来源:央视新闻原标题:乌克兰总统签署法令 免除奥列修克的空军...
2024-08-31 -
远离网红萌宠土拨鼠 草原旅游当心感染鼠疫
来源:新华网原标题:远离网红萌宠土拨鼠 草原旅游当心感染鼠疫...
2024-08-29 -
心相近丨数千“幸福井” 润泽非洲大陆
来源:新华网原标题:心相近丨数千“幸福井” 润泽非洲大陆 ...
2024-08-29 -
国际观察|行保护主义之实必伤及自身——三评“中国产能过剩论”
来源:新华网原标题:国际观察|行保护主义之实必伤及自身——三...
2024-08-29 -
特稿|“这是我想要记住的地方”——发展中国家议员在华感受中国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
来源:新华网原标题:特稿|“这是我想要记住的地方”——发展中...
2024-08-29 -
票价2万元起步还一票难求,现在坐绿皮火车旅游这么贵了?
来源:上观新闻原标题:票价2万元起步还一票难求,现在坐绿皮火...
2024-08-28